当前位置: 首页 > 滚动 > > 内容页

实时焦点:和孩子沟通太难?家长可学学“PAC理论”,警惕沟通心态失衡现象

时间:2023-06-17 21:48:31 来源:育儿曾若山 分享至:

经常听到一些父母抱怨:以前很听话的孩子,

妈妈对儿子说:你快点把作业做完,不要把今天的事推到明天去做。话音刚落,孩子就有点生气地说:


(资料图)

人与人需要沟通,这是每位父母的共识,而且良好的沟通还是孩子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发展的基础。

从心理学角度看,PAC理论能够专业地解释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思维,

PAC理论:和孩子沟通困难的源头在何处?

1.

早在1964年,加拿大心理学家伯恩在分析人际社会的交往逻辑时,提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——PAC理论。伯恩在所著《人们玩的游戏》中明确提出,一

这三种状态都是个体无法自主控制的,一直蕴藏在潜意识当中。

2.

父母心态:权威主观、关心爱护

成人心态:客观理智、刻板冷漠

儿童心态:幼稚冲动、活泼可爱

这三种状态都没有优劣之分,只有在具体的语境中才能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一种状态。比如在安慰他人的时候,个体可以切换父母心态,

3.

在家庭教育中,PAC理论能够很好地解释亲子之间的沟通问题,而且如果家长能够学习PAC理论,那么亲子沟通也会变得更加顺畅。

首先,

PAC理论心态失衡现象:沟通失败的三大表现

1.

心态错位,指的是在特定的环境中,

比如说,有的父母在游戏娱乐的过程中,没有变为儿童心态,而是出于担心和忧虑,成为了父母心态,对孩子处处管束、处处干涉,那么孩子就会不胜其烦,亲子沟通就会不顺利。

2.

相比起心态错位强调的是教育环境,心态错对强调的是家长在教育过程中选择的应对方式。

情况1:

情况2:

情况3:

情况4:

3.

心态结构一旦僵化,就表示父母已经没能力作出心态转换,固定某一种心态。这样就违背了PAC理论在家庭教育应用的初衷,如果不能做到心态过度,很可能就意味着亲子之间难以情理交融。

孩子常常被约束在父母身边,还会出现逆反的心态;

而且,儿童心态也不是万能膏药,如果家长一味强调儿童心态,时间长了家长的威信也就荡然无存。

如何避免心态失衡现象?亲子沟通问题如何解决?

1.

在一项青少年调查中,问题是:与父母沟通困难的原因是?很多孩子选择的答案是:没

有共同的爱好和兴趣,很难找到话题。

而且家长主动和孩子说话的时候,大多都是问学习问题,日复一日,孩子听个开头就不想再交流下去了。

2.

孩子还不懂得如何正确地处理自身的负面情绪,有时候会发泄不当,甚至会激怒父母。

而且,很多时候家长自身的负面情绪也会影响到孩子,看见孩子的缺点和不足就一顿说教,这不仅让孩子感到难堪,还会使他接受了负面情绪的打击

3.

对一些家长而言,快速学会心理状态的转换是不现实的,家长也需要慢慢学。在与孩子一同成长的过程中,

其次,不平等的交流也会成为亲子沟通的阻碍,千万不要用高高在上的姿态审视孩子的一切。最好的方法是充分地尊重孩子,营造一个平等交流的氛围。与孩子站在同一高度看问题,这样沟通也能比较顺畅。

(图片源自网络,若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!)

标签: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华中空调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京ICP备12018864号-26   联系邮箱:2 913 236 @qq.com